人生于粗茶淡饭中生香——读《茶饭引》及其他-凯发k8手机版

人生于粗茶淡饭中生香——读《茶饭引》及其他
来源:​丁杏子 2025-02-08 18:12:17 责编:曹昱 王悦

人生一过知命之年,往事常涌上心头。记得年少时家中清苦,父母亲白天总有忙不完的农活,尤其夏天,总要带上一个大热水壶,里面泡着几小把茶灰,累了渴了就喝上一大口,说是解乏又解渴。

父母亲喝的茶,是碎碎的茶末,寻不到一片成形的叶子。那时候,好茶舍不得喝,也喝不起。躺在田间地头树荫下的胡竹峰,旁边有个大玻璃杯,里面泡着粗茶,枝大叶大。读到《粗茶》里面的这段话,不免羡慕起来。

这本《茶书》是《茶饭引》中的一册,不仅仅是写喝茶、茶意、茶艺,还将龙井、普洱、翠兰、碧螺春、竹叶青、铁观音、大红袍、毛尖、白茶、猴魁、瓜片以及各式红茶一一道来,写它的前世今生、典故传说、历史文化。胡竹峰写文章就像饮茶一样,很随便、闲适,信手拈来。比如《立夏随笔》这篇,立春让人心底生出柔情,立夏让人多盛情,立秋让人添幽情,立冬让人怀冷情,而唯有在立夏、在立夏的雨天居家喝茶读书,读到与茶相关的史料,不免让人怀念。正如胡竹峰说的那样,闲来无事,又想饮茶,饮茶要写文章要读书,饮茶是个空旷的过程。“茶越喝越淡,喝到心中升起一轮明月。月自半空垂下,洒下一片清辉,照得肺腑清亮,于是通透。”

通透的不仅仅是饮茶,还有饮食。《饭书》里,胡竹峰笋干、葛根粉、芥蓝、韭菜、豇豆、扁豆、丝瓜、葫芦、南瓜、黄瓜、山药、葫芦等各色蔬菜,羊肉泡馍、猪头肉、鱼头芋头、混沌、胡辣汤、螃蟹、核桃、瓜子、花生、爆米花和糖果等各色美食,乃至西瓜、枣、樱桃、葡萄、荸荠、石榴、柿子、柑橘、杨梅、佛手、山竹等各式瓜果,一一精彩呈现出来,汇成文集。“笔墨述事,或荤或素,鸡鸭鱼肉,瓜果蔬菜,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南瓜、白菜、萝卜、豆腐,都被他一一纳入眼底,记在笔尖。生活中的琐细,如何被他记载的如此详实,有故事,耐品味?也许正如胡竹峰所言:“其间有味,人情味、名士味、饮食味、闲适味,更有好风味。好是春风湖上亭,风来蒿艾气如薰。”

获得胡竹峰签名《茶饭引》,一日一夜即刻读完,不解其味。遂细度,一周读下来,才发现他做了大量的工作,日常饮茶吃饭,日常访友出门,日常生活琐碎,日常读书札记,可见他是多么的好阅读、好积累、好观察、好思考,但凡史志、小说、诗文、佛经、戏本,《红楼梦》《水浒传》《诗经》《史记》《汉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啼笑因缘》......《茶经》《橘谱》《僮约》《食疗本草》《苦口甘口》《东斋记事》等等,与茶饭相关的片段,他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不着痕迹。

如《茶意》里写到喝清茶、嚼咸支卜、看文言文时,他忽然插入一段《红楼梦》里贾宝玉喝女儿茶的情景:“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入座后小丫鬟捧上千红一窟,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警幻仙子说那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据说贾宝玉喝的女儿茶是普洱的一种,因而被他自然联想起来,虽未喝过女儿茶,却是喝过女儿红,由此写到乘坐乌篷船喝女儿红、吃茴香豆的情景。

再如《刀和棒》中写长在菜园里外形似棒和刀的豇豆和四季豆时,他就想起来《水浒传》中景阳冈打虎一回:“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看见四季豆、刀豆,随即又想起《假李逵剪经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一节:“李逵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母大虫到洞口,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下去。李逵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粪门。只因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

读胡竹峰的《茶饭引》,如饮粗茶,如食淡饭,有清茶之相,有清淡味闲雅味百般人间味;如空谷幽兰,自带芬芳;如布衣蔬食,云淡风轻。

胡竹峰平生不爱饮酒,四季三餐,喝茶吃饭,于是偶然中引出闲情,写出几卷文章,就得了欢喜美意。日常生活本就充满了各种变数和不确定性,粗茶淡饭或许是物质上的简朴,但它并不能决定我们内心的丰盈与否。正如杨绛先生所说:“粗茶淡饭不要紧,朋友散场没关系,兵荒马乱无所谓,只要你拥有热气腾腾的灵魂,日子就不会差。热气腾腾的灵魂,一定是充满希望的灵魂,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被辜负;一定是充满趣味,人生不会太枯燥。”

茶饭者,不过茶酒饭菜羹汤。于此冬日,《茶饭引》适合夜深人静,掌一盏素灯在案,煮一壶清茶在几,坐在暖通里细细咀嚼,慢慢回味。

作者简介:丁杏子,本名柯思德,安徽省望江县养膳冲人,主任编辑,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散文随笔作品散见于《安徽日报》《语文报》《新安晚报》《安庆日报》《安庆晚报》等,曾获安徽新闻奖、安徽广播电视奖一二等奖10余项。平生以广播电视编导为业,闲时以文字抚慰心灵、以笔墨关照自身。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