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表述让来自高校的省政协委员、安徽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杜传来倍感振奋。1月12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技术人才队伍是支撑安徽推进制造大省和制造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年省两会上,他就加快我省产业高层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提案。
杜传来认为,当前,我省产业高层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一些不足,比如供给能力不够,现有政策引导作用较弱。他建议,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多元协同融合机制加快培育高层次技术人才。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主体、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产学研用互动”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政府多部门协调联动,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的各自优势资源,加强多元协同融合,围绕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引进、培养、集聚人才,助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安徽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产业需求,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布局。杜传来建议,结合我省重点新兴产业对不同类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支持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应用型高峰学科建设,积极推进高等院校与地方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的应用型研究,促进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
“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推动专业培养、毕业生就业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十分重要。”杜传来说,要鼓励支持院校间、校企间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共建产学研机构、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实验室以及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多种形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打造区域科技成果孵化与技术转移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并以“定向”“订单”培养的方式,联合培养行业产业急需人才,保证高校专业培养、学生就业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能力本位教育是当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趋势和热点,肩负着产业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杜传来建议,加大教育投入,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在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健全统筹配套政策,优化服务环境,积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健全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评价、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畅通产业高层次技术人才成长成才的通道。
(江淮时报全媒体记者 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