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何以勇攀“质”高点?-凯发k8手机版

它们,何以勇攀“质”高点?
来源:安徽时评 2024-07-16 15:42:27 责编:奚正喜 陈维庭 何怀光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品牌日活动中,一大批颜值与实力兼具的国货精品闪亮登场,既有沉淀着如歌时光的老字号,也有以先进科技立身的后起之秀。

安徽地方馆突出展示了汽车首位产业、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成果;美好市集上,老乡鸡、耿福兴、天方茶叶等老字号焕新亮相,“皖美”激荡“国潮”。

每个品牌的成长,都有着筚路蓝缕的创业故事,都诠释着潮涌江淮、阔步挺进的品牌抱负。

讲好创业故事、展示品牌形象、共铸品牌价值,为品牌建设提供更有力的舆论支持,主流媒体应有担当。

安徽日报社近日启动实施“强省品牌计划”,深度挖掘“与时代同行、与安徽共进”的品牌故事,着力提升安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安徽造,正当潮。

为什么要实施“强省品牌计划”?

简而言之,品牌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

当前,安徽发展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正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奋力建设“七个强省”。

“强省品牌计划”深度融入全省发展大局,聚焦“七个强省”建设的生动实践,助力更多品牌与安徽发展同频共振、开拓并进。

那些以敢于领先的雄心、把“非我所长”变成“最大增量”的品牌,那些以孜孜不倦的坚持、从“产业高端”迈向“价值高端”的品牌,那些以消费市场的活力满满、让“幸福刻度”提升“民生温度”的品牌,是安徽全面“强起来”最生动的注脚。

近年来,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强力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到实施“精品安徽”品牌工程,安徽品牌成长的土壤日益丰沃,品牌建设的氛围愈发浓厚。

“吃”在安徽 程兆/摄

截至目前,安徽共培育驰名商标342件,认定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57个、“皖美”品牌示范企业541个、“食安安徽”品牌认证单位533个。

品牌建设已成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汽车、食品、人工智能等领域一批“皖”字号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建设一流品牌,安徽足音铿锵;坚持品牌强省,还须持续发力。

“强省品牌计划”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为安徽品牌建设注入更加优质的传播资源、贡献更加精彩的创意策划、提供更加专业的综合服务,助力更多安徽品牌“出圈”“出彩”。

品牌,是有故事的。前行中的每一个足印,都是跳动着的美丽音符;每一个品牌背后都演绎着激情澎湃的故事,与时代交相辉映。

品牌的故事需要精彩讲述。企业品牌、区域品牌、行业品牌竞相涌现,老字号品牌、非遗品牌、国潮品牌各展风采,千“品”竞秀背后,品牌建设既是“承载者”,也是“助推器”。

品牌的核心在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共识结晶,形成共识则在于传播。主流媒体,正是助力品牌传播、提升品牌价值、推动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

讲好故事,为品牌注入文化内涵,无异于建立一道品牌“护城河”,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忠诚度。有情怀、有担当的品牌形象,不但助力企业“出圈”“出彩”,而且实现可持续发展,变“当红”为“长红”。

讯飞录音降噪会议耳机 来源:安徽日报

创新突围,迈向世界一流。

“本源悟空”上线多款真机应用,“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叩问苍穹,讯飞星火大模型迭代更新,科技创新涵养出“皖字号”品牌的全新气质。“科里科气”与品牌建设深度融合,将极大提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

提升品质,打造产业高地。

江汽奇瑞蔚来等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疾驰,阳光电源、合肥通威等品牌开启储能新时代,海螺水泥、铜陵有色等品牌以数字赋能智能制造……安徽大力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字创意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智能家电产业、新材料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等十大新兴产业,集聚了一批名企、名家、名品、名园,他们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持续擦亮安徽制造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金字招牌。

特色鲜明,助力乡村振兴。

六安鹅肝、砀山酥梨、金寨猕猴桃、全椒碧根果,家乡特产“大摸底”令人惊喜连连。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家庭农场、和美乡村、特色小镇……品牌建设,越来越成为农村“换新颜”、农民“喜增收”的重要方式。借助数字传播,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全新场景,让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

逐“绿”而行,擦亮生态底色。

新安江—千岛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21个省份推广,巢湖湿地治理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样本,升金湖保护区湿地功能迅速恢复,绿色江淮画卷不断呈现新的精彩。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国际湿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低碳试点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天然氧吧城市,零碳园区、低碳社区、绿色工厂……绿色生态品牌借助主流媒体深度融入生产生活,以更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英才荟萃,精准“双向奔赴”。

顶尖人才“顶尖支持”,重点领域“揭榜挂帅”,百万大学生兴皖、万名博士后聚江淮、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建设,招才引智硕果累累。“人才安徽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突出贡献人才、最美科技工作者、“115”产业创新团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协同创新实验室……品牌建设关注人才成长,与人才政策协同推进、深度融合,使人才创新创业的动能更加澎湃。

优质教育,造福千家万户。

2023年,合肥学院升格为合肥大学;今年,我省又新增安徽公安学院等4所大学。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品牌,创建更多群众满意的教育品牌,不仅是立德树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抓手,也是优化布局、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应有之义。

文旅“出圈”,点亮美好生活。

武王墩考古发掘,掀起探寻楚文化热潮,大黄山ip,成为安徽文旅“新支点”,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国字号项目的示范创建,节庆、民俗、赛事等文体活动的提档升级,老字号、非遗、文博等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餐饮、民宿、街区等消费场景的丰富拓展,文创、影视、演艺等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借助新媒体传播,用故事、想象、情感、共鸣,不断丰富文旅品牌内涵,增强人们对地方文旅ip的认同感,成为很多城市的新打法。

十年植松柏,百年树品牌。

品牌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既要有高标准,又要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既需要苦练内功、做好自己的事,也需要巧借外力、寻求专业化的外部支持。

“皖美”品牌亮相中国品牌日 来源:安徽省发改委

主流媒体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能够有效助力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品牌内涵的提升。

安徽日报“强省品牌计划”致力于做强领军品牌、实力品牌、特色品牌、新锐品牌和国潮品牌五个矩阵,倾注“专刊讲故事、专版展形象、传播全矩阵、冠名成系列、线上办展厅、线下精服务、年度有盛会、节点送专享”八项赋能,着力实现“讲好品牌故事、共铸品牌价值”目标,持续增强各方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社会认可品牌的良好氛围。

挖掘报道深度,加强融合传播,充分利用报、刊、网、端、微、屏全媒体方阵优势,奏响品牌传播“交响乐”,为品牌建设提供更有力的舆论支持。

整合优质资源,推动跨界融合,加快安徽品牌聚集协同发展,为安徽品牌感染力、号召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安徽才能涌现更多“百年老店”、树起更多“金字招牌”,加快迈向品牌强省。

有理由相信,承载着文化自信、创新创造和人文关怀的“强省品牌”,必将厚积薄发、勇攀“质”高点。

(刘振 李跃波)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