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凯发k8手机版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来源:求是网 2023-09-18 15:14:57 责编:毛学农 王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这样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脚踩坚实大地、仰望历史星空,亿万中华儿女以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考古博物馆里,一条“历史大道”,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铭刻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2023年6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步入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厅,沿“历史大道”前行,仔细询问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和文物展品保护情况。

“4000多年前的东西这么精致”,“这个技术在那时是很先进的”,“真漂亮!制作工艺太精湛了”……总书记边走边看,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的书架上,散发着墨香的《复兴文库》引来众多读者翻阅。这一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已经走入百姓生活、滋养人心。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翻开《复兴文库》,习近平总书记在序言中深刻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论断、重要思想、重要观点,以真理力量激活古老文明,以文化之火照亮复兴之路。

江西省景德镇市以瓷立市,目前拥有宇宙瓷厂、明清御窑厂遗址、国营为民瓷厂和国营建国瓷厂4处国家工业遗产。近年来,景德镇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深入,让这些工业遗产成为焕发瓷都新生命的名片。图为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夜景。 新华社记者 卢哲/摄

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重大判断——

2014年9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在这里举行。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不到一个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面对济济一堂的全国文艺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以“命脉”、“源泉”、“根基”为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时代价值,展现出大党大国领袖深邃的思想高度和宽广的文化视野。

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深刻思考——

中原大地上,洹河涓流淌漾,穿安阳城向东奔去。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这里的殷墟遗址,领略古老文明的璀璨华光。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他深刻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未断流的中华文明,汇聚成中华儿女的自信源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铺就民族复兴浑厚的文化底色。

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民族复兴伟业不仅指向经济社会发展赛道上的赶超,更意味着一个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海纳百川的气度胸怀与昂扬奋进的精神主动。

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历史性写入党的根本大法。

五千多年文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原则方法,回答了“传承和发展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明的长河奔流不息,思想的波涛澎湃激荡。

2021年仲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朱熹园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随后,“两个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以深沉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两个结合”,让真理之光、文化之火相映生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4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面对台下国外友人热切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美好愿景: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文明传承、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观照,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贯通五千多年中华文脉,创造新文化、建设新文明。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运城博物馆。在这里,他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

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护文明之火种、续中华之文脉的崇高使命感,全方位、多角度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展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2022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

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对中华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在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拿起桌上摆放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表示“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在北京大学,了解大型国学丛书《儒藏》编纂情况;勉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盛世修文”,在馆内的兰台洞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起这个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版本馆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盛世修文,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文脉贯通,斯文在兹。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开拓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之道,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2023年6月11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闭幕。图为第十九届文博会上展出的活字印刷文创产品。 新华社记者 梁旭/摄

保护良渚遗址,作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的重要论断。

考察广州永庆坊,强调“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

走进新疆大学,指出“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化屋村,扶贫车间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等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神州大地创造新文化的生动实践,激活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一起座谈。座谈中,总书记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关系: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2021年9月,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在这里,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培元、凝心铸魂,不断增强国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我们自信起来了。”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从《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到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文化创造与文化自信相互激荡,彰显时代精神、升腾中国气象。

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开创新局面,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促进老区发展的活力源泉,到博物馆文创频上热搜、民俗文化游不断升温,国宝、文物、非遗走进国人生活,新的文化自觉助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全社会提供丰沛历史文化滋养。

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融会贯通、生机勃勃,东方文明古国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茶的故乡中国,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14亿多人传承共享的人文精神、生活情怀、处世哲学。

2022年11月29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文化传承特色活动,通过设立黄梅戏兴趣班,聘请戏曲老师免费为小朋友进行黄梅戏教学辅导,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图为老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指导小朋友学习黄梅戏动作。 新华社发 徐勇/摄

今年上半年,当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广州时,习近平总书记以茶待客,与他在充满岭南风情的松园举行非正式会晤。潮绣、广彩等中国非遗围绕之下,两位国家元首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

千年茶文化,不绝中国魂。提起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哪一个中国人能不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14亿中国人民凝聚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

祖国南海,万里碧波之下,深海考古掀开崭新篇章。

2023年5月20日,中国文物工作者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将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布放在海底,开启了对南海西北陆坡两艘古代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工作。对两艘沉船进行大范围水下搜索和调查、安全提取200多件文物,文物工作者将对它们进行全面研究,解读其中蕴藏的历史信息……

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2年5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

“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意味深长。

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孜孜不倦探寻文明起源的奥秘,不仅是为了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更是为了让全体中华儿女胸怀自信、阔步前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秉持开放包容——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百花齐放,礼乐和鸣,中亚各国元首在唐风古韵中,感受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

星城长沙,浏阳河边,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里,经典影像数字修复、5g智慧电台等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再次发出文化创新的时代强音。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电视机前,《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好评、舞蹈《碇步桥》惊艳观众,生动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内涵;手机屏里,“全景故宫”、“云游敦煌”等纷纷上线,恢宏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加真实可感地融入国人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必将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

(执笔:王思北 周玮 施雨岑)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