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东至县政协的缘分始于2003年,那时正值七届县政协换届,统战部门从县人民法院推荐一名县政协委员。那时我只是一名普通法官,当得知院党组推荐我担任政协委员的时候,我既兴奋又紧张,既欢喜又忧愁。兴奋的是自己将拥有第一个政治身份——政协委员,紧张的是自己能不能担负起履职的担子;欢喜的是自己能够见到更大的世面,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忧愁的是自己对政协工作并不了解,说了“外行话”会不会被人笑话。带着这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我开始了自己二十余载的政协履职之路。
第一份政协提案
我的第一份政协提案来自于自己的“溜达”,也就是每天步行上下班,东张张西望望,在细节处寻找提案的线索。
当时,我发现县城交通巷、西湖巷店铺占道经营非常严重,影响行人通行。尤其是东至二中学生放学的时候,三轮车、自行车、行人来来往往,堵得水泄不通,遇到下雨天,更是寸步难行。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背后的根源,我利用周末时间,沿街“溜达”,从东街走到西街,从上街头走到下街头。找人“唠嗑”,到临街门店里买点杂货顺便跟店家聊上几句,找行人聊上几句,听听他们心声。掌握了基本情况,然后进行分析,思考对策,形成了我的政协委员生涯第一份提案《把人行道还给行人》。或许这份提案确实反映了当时真实情况,传达了群众心声,它被列为当年的重点提案,由县文明办承办,对占道经营问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集中整治行动。经过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县城面貌大为改观,尤其是这两条巷子一下从过去的“拥堵塞”变成了“顺畅通”,店铺门前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在后续的县城建设中,道路逐渐加宽,商铺占道经营问题彻底得到解决。街道宽敞了,道路畅通了,行人也安全了。
次年全会上,这份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也是我政协委员生涯第一次荣获表彰,极大增加了我的履职信心。
第一次小组讨论
委员小组讨论,是展示委员参政议政水平的一次集中体现。小组讨论过程中,基本上会有党政领导参加,倾听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
我第一次参加讨论,与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分在一组,同组的还有部门主要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以及医药卫生界别、教育界别的部分委员。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当时大家发言的大致内容,主席针对政府工作报告谈了县里工业经济发展不强、乡村产业发展不旺问题;企业家委员谈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企业发展困难;教育界别的委员谈到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大班额问题,医药卫生界别的委员谈到医护人才流失问题等等。现在看来,委员当时讲的都是当时现实问题,经过多届党委政府的接续努力,问题都逐步得到了解决。同时,了解这些业务之外的知识政策对我后来审理好案件是很有帮助的,让我懂得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要懂法律,还要懂政治、懂经济、懂社会、懂民生。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结合党的路线、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三个效果”的统一,不能就案办案。也正因为这样的理念支撑,让我在法院办理的千余起案件没有一起因处置不当发生缠访闹访事件。
第一次大会发言
自己第一次大会发言的经历可以用“乌龙”二字概括。当时,自己围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准备撰写一篇大会发言。由于工作等原因,我一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空就整理一下材料,忙起来又丢在一边,断断续续写了几个月,在全会召开前才完工。在大会报到时,我像平时递交提案一样将大会发言交给大会秘书处,那时才发现自己闹了“乌龙”。原来大会发言是政协委员献计献策、大显身手的舞台,历来备受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重视和关注。为此,政协大会发言都是经过精心准备,选题大多是提前研究确定,发言稿要经过政协办公室反复修改,一篇大会发言从选题确定到最终成稿是要几个月时间打磨,并装订成册,供领导参阅。因此,当我将大会发言提交时,着实让大会秘书处犯了难。为此,大会秘书处将我这篇发言交给分管副主席审阅,并汇报了相关情况,或许是我的积极态度他不忍拒绝,或许这个选题也确实聚焦了群众关切,经过领导们的审阅,最后为这篇稿子开了一次“绿灯”,被临时增加为口头发言。我仍记得自己捧着发言稿走上发言席,看着主席台上的四大班子领导,双腿发抖,紧张至极。回到座位上,旁边一位老政协委员关心地问:“你额头都是汗,这么紧张干嘛?”后来连续担任了几届委员,也有几次被安排上台发言,当然有这第一次鲁莽发言的经历,后面的发言每次都是提前充分准备,再也没有这么紧张过。
担任四届将近二十年的县政协委员,从政法队伍调任政务服务中心(现数据资源管理局),又进入司法局工作近三年,兜兜转转,又调任池州市人民检察院,回到政法队伍当中。这些年,变化的是工作单位和职务,不变的是政协委员的身份。虽然因工作调动,我离开东至县政协已有两年,但我仍然担任第五届池州市政协委员,时常还会因为政协工作和县政协机关的同事们联系。回望这些年的履职经历,感慨万千,时光如白驹过隙,二十余载犹如昨日,政协伴我不断成长。当我傍晚看到县城主城区的车辆川流不息,我会想起曾写过的《关于解决县城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当我看到傍晚的乡镇广场上欢乐的广场舞,我会想起曾写过的《小城镇居民急盼休闲广场的建议》;当经历防汛,江河安澜,群众无恙,会想起我曾写过的《农村水利兴修莫忘“毛细血管”疏浚的建议》;每当看到各地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会想起我的大会发言《简政放权要真简敢放》等等。这些发展和进步,更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改革的必经之路,但一定也与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政协委员积极呼吁是分不开的。这些建议从选题到调研到最后正式提出,都是历届政协办公室、研究室的同志帮助反复推敲打磨才得以成稿,有些建议还获得了省领导的批示,更能在更高层面推进工作。
因为缘分,我认识了政协、了解了政协、走进了政协,懂得了政协大有可为;也让我更懂得了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结缘政协,我的世界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我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有了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今后的岁月里,我将更加珍惜这份政协情缘,兢兢业业工作,用心读懂、读好政协,多关注民生、多了解民意、多收集民愿、多深入基层学习调研,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努力在政协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有所作为,为捍卫和继承政协的光荣传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汪敬阳系池州市政协常委,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曾任东至县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