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作,立足安徽实际,加大扶持力度,有力有效推动戏曲事业发展。但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重视并着力解决。
近日,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发现,地方戏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多数艺术院校没有编剧、导演、作曲和舞台美术设计专业,这些门类基本上靠“特邀外员”。省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师生比差距较大,师资力量薄弱。招生就业困难。尽管戏曲人才培养已形成体系,但却面临着生源缺乏的尴尬,相对冷门的戏曲表演专业招生工作更加困难。学生毕业从事戏曲表演,工资收入低,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导致家长迫于就业的压力,也不愿孩子学习戏曲专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很多市县培训排练演出条件较差,大多数剧院老旧,有的县团甚至没有专门的排练场所。
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为此建议,均衡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落实省教育厅等5家省直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戏曲人才培养储备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规范院校培养、经费扶持、社会保障、奖励激励等制度,在改进高校编制、专业设置、岗位管理以及改善进人用人环境、教师职称评审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确保“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整合资源,畅通教师流动渠道。省级层面统筹考量,将各学校相同专业予以合并,鼓励教师合理流动,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在合适的院校开办合适的专业,以确保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此举不仅能部分缓解师资匮乏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克服近亲繁殖和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
创新模式,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戏曲进校园”长效机制,在全省大中小学中进一步立项推广“戏曲进校园”师资培训工作,将学院设立为“戏曲进校园”师资培训基地,确保“戏曲进校园”“进”得长远、“进”得稳妥。开展中学阶段专业教育,从10多岁的孩子中招生,进行链条式接续培养,从而确保高校毕业后能够成为舞台上的真正可用之才。
落实政策,提升办学保障水平。相关部门依据教育部办学条件达标验收要求,摸清全省戏曲培训院校办学的场地、经费等保障情况。充分挖掘合肥滨湖新区新建百戏楼的功能,在合肥骆岗公园新建一座世界一流的大剧院,打造高水平的戏曲演出场所。对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西北角皖南检测中心荒废十几年的约13亩土地进行论证,划入学院,增加校园面积,拓展发展空间。同时省级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在经费和项目资金安排方面,给予地方戏曲院团扶持,提升人才培养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