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 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凯发k8手机版

“气象 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来源:江淮时报 2024-05-21 11:17:17 责编:周晓东 刘鹤

随着旅游的蓬勃发展和气象科技的广泛应用,“气象 旅游”融合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省级层面上,要加强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健全省市县一体化推进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对标我省“一区三圈四带”旅游发展总体格局,充分发掘差异性气象景观,科学设计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全覆盖、精细化的旅游气象服务。

气象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灾害性天气影响旅游安全进而影响旅游经济;气象资源本身又是旅游资源,能够赋能旅游产业发展。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气象与旅游的融合日益受到重视。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旅游与气象等行业融合发展。2022年,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强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气象服务供给。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推进气象旅游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福建省2023年推出“天气景观预报”文旅信息产品“四时福建”,以时间为轴,精准推荐覆盖福建各地的每日最佳出游地、气象景观打卡点、民俗风物等。陕西商洛市将气候融入地方文化、风俗习惯、养生药膳、特色美食、特色农产品等元素,形成种类丰富、层次齐全的气候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挖掘气候康养价值,积极发展高端民宿,建设一批山地酒店,打造“中国野奢帐篷之都”,让“城里人”来乡野“享清凉、看星星、观云海、赏日出、听蛙鸣”。海南保亭县2022年在海南神玉岛文化旅游区打造全国首个 “气候康养示范基地”,旅游区客房入住率同比增长20%以上,营业额同比增长10%以上。

就我省而言,气象旅游资源丰富,也成功打造了一批气象旅游品牌,如18个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2个市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省气象局、省文旅厅联合认定30个“安徽省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但与此同时,我省气象旅游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气象旅游融合缺乏省级层面整体规划、独特的气象资源赋能旅游产业发展动能不足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要求,充分挖掘我省气象旅游资源,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气象旅游融合发展,助力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

一是加强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划设计。在省级层面上,聚焦旅游安全与发展,从强化旅游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恶劣天气旅游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提高气象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丰富旅游气象服务供给、宣传旅游气象文化等方面,全面规划设计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内容、发展路径、保障措施等。

二是健全部门共推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健全省市县一体化推进气象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合作”的模式,分类别、分标准,加强重点景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旅、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及应急联动机制。

三是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对标我省“一区三圈四带”旅游发展总体格局,充分发掘差异性气象景观,科学设计旅游精品线路,助力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建设;利用我省独特的气象景观、气象博物馆、气象科普馆、“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安徽分院等优势资源,研发气象研学旅游优秀课程,建立气象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利用天然氧吧、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等优势资源,开展气候康养旅游产业试点建设。

四是推进“气象 旅游”重点品牌创建。充分挖掘我省优质生态气候资源、特色气象景观资源,积极打造“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等本地特色品牌;组织特色气象旅游资源评选,开展“气象 旅游”场景服务示范,拓展云旅游、慢直播等气象旅游资源推介渠道。

五是提升旅游精细气象服务能力。开展日出、云海、雾凇等气象景观以及花期、红叶等预报,发布摄影指数、观星指数等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推进旅游气象信息接入“游安徽”等平台,并实现与重点景区露营数字化系统对接,为游客提供全覆盖、精细化的旅游气象服务。

(省政协委员 胡雯)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