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则天下安。近年来,安徽省强力实施“两强一增”战略、“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积极探索“安徽样板”。全省金融系统抢抓机遇,深化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改革,加快促进金融下乡,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加快金融下乡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在涉农贷款、农业保险、农业融资担保、农业产业化上市公司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安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未来可期、大有可为。
从中央要求和安徽实践看,当前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能力不足问题。受金融传统的“抵押文化”、涉农金融专业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金融对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放较为谨慎。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现代化转型,还存在能力不足问题。
二是数字鸿沟问题。目前乡村振兴领域产生大量数据,但涉农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用还较为滞后,信息共享范围有待拓展,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还需提升。因此,可供金融机构参考的信用数据较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还存在“数据鸿沟”。
三是配套措施问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还不够完善,土地权、林权等农村重要资产权属还不够明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总体发展较为缓慢,农业保险服务覆盖率还比较低,农村资源盘活利用、要素整合需要加强。
四是风险防控问题。个别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意识不强,存在逃废金融债等情况。同时,由于农业易受自然洪涝灾害、瘟疫疾病等因素影响,乡村振兴领域金融风险防控面临一定的压力。
为此,建议:
一是做好农村普惠金融。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信贷、财政、担保、保险等政策协同,建立健全农村普惠金融长效机制,以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提升对农村中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以支持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二是强化农业科技金融。围绕我省“科技强农”战略部署,聚焦农业科技、种子安全等领域,着力推进科技赋能,持续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加强金融产品与产业信息、生产要素之间的对接融合。
三是推进农村数字金融。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深化农村农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强化对农业生产生活领域的数据收集、挖掘和运用。探索线上普惠涉农金融业务,实现远程认证、线上申请、线上支付等功能,解决农村地区物理网点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四是深化农村绿色金融。扎实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重点,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完善林权抵押、种植业固碳增汇、养殖业减排降碳等领域金融产品。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土壤治理改善、重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五是提升农村养老金融。有效盘活农村林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资源要素,鼓励金融在退休人员回乡养老定居、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养老保险保障、大病医疗保险等领域发挥作用。推动金融知识宣传下乡,提升农村居民金融安全意识,守护老百姓“钱袋子”。
(作者为省政协委员 袁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