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助力乡村振兴-凯发k8手机版

发挥农业多功能性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汪全红 2022-04-26 10:45:54 责编:周晓东 朱媛

农业农村是一个有机体,乡村振兴也不仅仅是农村经济振兴,而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整体目标的全面振兴。农业是一个多功能统一体,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农副产品的基本经济功能,还具有生态、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功能属性。

农业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政治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目标要求之间多维度相互匹配,存在深度的逻辑关联。农业经济功能匹配关联乡村产业兴旺,农业生态功能匹配关联乡村生态宜居,农业文化功能匹配关联乡村的乡风文明,农业社会功能匹配关联乡村治理有效,农业多功能性整体匹配关联乡村生活富裕。可见,农业多功能性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广阔的空间。

农业多功能具有外部性基本特征,也就是农业的多功能性除了对其农业自身发展具有巨大实际价值以外,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农业外部,对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基础支撑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不仅要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农副产品数量、质量,更直接影响着国民的生存需要和营养健康,而且还要提供和美化生产生活环境。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会有农村的发展、乡村的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的稳定就不会有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稳定。

同时,农业多功能还具有相互关联性,现代农业各功能之间正日益成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功能整体,经济功能不仅影响农业整体功能,而且直接和间接影响社会、生态、文化和政治功能作用的发挥,其他功能也相互影响,最终都影响到农业经济功能和整体功能。因此,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涉农政策和制度设计不应把追求经济效率作为唯一目标,应综合考虑各功能的关联性,协同发挥作用,以农业总体功能最大化全面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农业多功能性其实是与农业生产和发展始终相伴随的,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囿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和认识的局限,只注重发挥农业的经济功能,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抑制了农业社会、生态、文化等多功能性的发挥。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农业多功能性的价值不断显现出来。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农业就是人们对健康、绿色农产品和乡村优美环境的需求与农业供给服务不足的矛盾,这样的客观现状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迫切要求要大力发展多功能农业。

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既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的动力引擎和逻辑起点。要放大农业经济功能,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关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回归农业生态功能,走产业生态化、生产清洁化之路,农药化肥要科学减量使用,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要资源化利用,农地膜要回收处理,还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挖掘农业文化功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让历史悠久的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和风采;推进乡村文化现代转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助力实现乡村乡风文明。

强化农业社会政治功能,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鼓励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加强农村法律普及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和公民意识,夯实乡村有效治理的根基。

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助力乡村生活富裕。生活富裕不只是满足物质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上,更多地体现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件,提升农村服务供给等方面。这样战略性综合目标,靠单一的措施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多措并举,全面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让每项个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总体功能最大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作者:汪全红  中共潜山市委党校)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