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副主席郑永飞
刚刚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新的部署。今天省政协聚焦“全面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助力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恰逢其时。这次月度专题协商会由任清华副省长和我牵头负责。省政协党组高度重视,唐良智主席多次听取汇报,提出重要意见和明确要求。我们成立专题调研组,在省内赴阜阳、滁州、六安等市实地调研,在省外赴广东省学习考察;与省教育厅、省卫健委、民盟省委会等承办单位以及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等协办单位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调研发现,我省在人口结构上呈现4个特点:一是总量稳定但略有下降。2023 年末常住人口为6121万人,同比略有下降,但总体保持稳定。二是性别比例总体均衡。男性占51.08%;女性占48.92%,男女比例为104.41。三是年龄结构变化显著。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0—14岁占17.35%,60岁及以上占21%,15—64岁占66.78%,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四是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23年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1.51%,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在人口质量上呈现3个特点:一是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73年,同比增加0.10年。二是文盲率持续下降。2023年总人口文盲率为3.99%,比2022年下降0.16个百分点。三是健康状况不断改善。总体来看,全省居民的平均寿命、健康指标等均在稳步提升。
然而,在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1.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随着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而生育率较低导致少子化问题。这对社会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带来了压力。2.人口结构失衡。部分地区存在出生性别比例偏高、城乡差异等问题。一些地区男女不均衡,适龄青年婚姻压力加大;人口流动也导致了城乡人口结构有差异。3.城乡发展不均衡。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一些农村地区面临人口减少、老龄化等问题。这种不均衡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和社会不平衡。4.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但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仍然不足,且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人才培养不足和职业技能不匹配的问题。5.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随着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医疗等保障需求增加,但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影响了人口的高质量发展。6.人才流失和人才留用问题。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才选择出国深造或工作,造成人才流失;同时,一些地区和企业对本地优秀人才的吸引和留用能力不足,导致人才流失和资源浪费。7.人口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面临着慢性病患者增加、生活方式不健康等问题,影响人口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8.地区文化问题。一些地区教育水平不高、文化氛围淡薄,可能影响人口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教育体系建设上呈现4个特点。一是多层次教育体系不断完善。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显著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超过93%。2.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实现全省县(市、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普通高中教育持续稳步发展,办学特色提升明显。3.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布局和功能不断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基本实现专业群对产业群全覆盖。4.高等教育。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全国率先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二是教育改革与创新。1.育人模式创新。探索建立双元制、中国特色学徒制等模式,形成了“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育人模式。高校主动服务“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深度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2.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紧密对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高校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专业点占比达到较高水平。3.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微学科”“微专业”“微课程”改革,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1.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2.教育信息化建设。“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智慧学校建设全面推进。四是教育公平与质量并重。1.教育更加公平。注重城乡教育公平,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2.教育质量提升。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
但是,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上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1.教育资源不均衡。存在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大城市的相对较丰富,而一些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资源匮乏、师资不足,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2.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学生课外有大量的作业、培训班、社会活动等。这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4.专业教育与产业对接不足。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一些学生毕业后可能面临就业难题。专业教育应更加紧密地与企业合作,以确保毕业生顺利融入职场。5.城乡教育公平与质量。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但教育不均衡仍然存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仍然受限。6.学生创新教育不足。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7.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师是教育体系的核心,但目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要想以人口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此建议:
一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核心素养培养。紧密贴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构建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学术水平。同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更多的荣誉和福利,激发教学热情和创造力。3.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多元化学习资源。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提供更多元化的学科专业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和能力。
二是加强专业教育,满足产业需求。培养满足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1.建设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教育体系。设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方向,推动专业教育与当前和未来的产业需求紧密对接。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专业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让学生获得更具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2.提升专业教育地位,改变社会观念。专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普适教育观念,提升专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让更多人认识到只有专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专业素养。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经验。通过与企业合作、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三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全面发展。在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全面发展。1.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师资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良好的教育条件。2.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资助、减免学费等方式,让更多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3.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