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副主席 孙丽芳
近年来,全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为安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应看到,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我省仍然存在外贸进出口规模较小、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外贸支撑能力较弱等短板。
为此建议:
提高思想认识,加大主体培育招引
充分发挥省改革开放新高地执行小组作用,从全省层面加强业务指导和运行调度,加强对国务院和我省相关政策和实施意见的宣传和落实。加大“双招双引”,重点引进行业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外贸企业和平台在我省落地,不断形成“顶天立地”龙头企业领航,“铺天盖地”中小企业伴飞的外贸发展“雁阵”格局。
强化产贸融合,推进业态提质扩容
提升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利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发展外贸的能力,扩大我省特色优势产品出口。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转移机遇,将外贸产业发展与我省供应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结合起来,推深做实“皖美制造·畅行全球”国际市场开拓活动。加快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宣城跨境电商综试区“六体系两平台”建设,鼓励全省各市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园区。
创新监管服务,优化外贸营商环境
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引入“沙盒监管”模式,支持海关等监管部门为新业态企业开展守法容错、宽严相济的帮扶式监管。加强共性技术平台、信用服务平台等建设,推动商务、海关、税务、人行、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间政策衔接、数据对接、业务融通,探索建设全省通用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依法合规开发在线支付结算和融保,加快发展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全省外贸产业服务能力,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开放包容氛围。
加强基础建设,强化要素保障支撑
统筹整合全省中欧班列货运资源,组建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和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省内航空“双核”,打造东中部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加快全省跨境电商数据交换二级节点、各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制定安徽外贸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搭建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多方联动的引进培养机制。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带动全省跨境支付服务提档升级。